肝就像人体的一个血库,如果伤及肝脏,则血库里的血就不够充足,周身各个器官就会出现因饥渴而倦怠或歇业的症状。 肝藏血,始见于《黄帝内经》《素问·调经论》曰:“肝藏血。”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、调节血量、防止出血的作用。
肝藏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
1.贮藏血液
肝如同“血库”一般,能够贮藏一定的血液,以供人体活动所需,发挥其滋养脏腑组织、维持相应功能的作用。
《灵枢·本神》说:“肝藏血,血舍魂。”
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亦云:“故人卧血归于肝,肝受血而能视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摄。”
2.调节血量
除了具有藏血功能外,肝还掌握灵活应变的技巧,它能依据机体之需,调节循环血量;当机体处于安静休息,或睡眠状态时,机体所需血量减少,部分血液回流入肝,贮藏起来;而当人体在工作,或剧烈活动时,机体所需血量增加,血液则由肝脏输送到经脉,以供全身各组织器官所需。
《素问》中说:“肝藏血,心行之。人动则血运于诸经,人静则血归于肝脏。何也?肝主血海故也。”
3.收摄血液
中医学强调血要发挥它的正常生理功能就必须在脉中循行,否则就是“离经之血”——瘀血。
《血证论》说:“凡系离经之血,与营养周身之血,已睽绝而不合……然既是离经之血,虽清血、鲜血,亦是瘀血。”在维护血液正常循行中,肝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肝藏血能使血液收摄于经脉之中,不致溢出脉外而出血。
肝藏血功能失常,常见的两种情况:
一、肝血亏虚,肝之经筋、组织失养,称为“肝血不足”。
血虚目失所养,则两目干涩,头晕眼花,甚至夜盲;血不舍魂,则失眠多梦,或见梦游;血不养筋,则见肢体麻木,手足拘挛,屈伸不便;血海空虚,胞宫失养,则见月经后期、量少色淡,甚或闭经等等。
二、肝气虚,不能收摄血液,血不循经而妄行,即“肝不藏血”。
临床可见吐血、衄血,以及月经过多,甚或崩漏等症。 总体来看,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肝脏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,电脑、酒精、久坐、压力等等因素都是损害肝脏的罪魁祸首。
评论列表 (2条)
2022-05-20 00:03:45
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:03月23日02时37分在台湾台东县海域(北纬23.43度,东经121.55度)发生4.7级地震,震源深度30千米。形容词都形容不出好